疼痛是個保護機制,它讓人類遠離危險
如果疼痛在你身上長期不消失,這表示它正在提醒你something wrong
你的身體有危險,請正向積極處理它
所以疼痛不是壞東西,是個好東西
請感謝它。
媽媽從小就告誡我們,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,是有道理存在的
而長期受下背痛困擾的患者,通常都有著彎腰駝背的姿勢
患者們其實也都知道要坐正、站直才對
可是...這樣很累耶.....
沒錯,問題就是在這裡!!
人是動物,動物會選擇一個最節省能量的方式生活著
而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,脊椎每天都在做抗地心引力的動作
久了當然會累,因此會選擇一個最輕鬆的姿勢是很合理的
但是,爛姿勢維持久了就會下背痛啊.....
沒辦法,這是人類的原罪,為了空出雙手直立行走,只好承受下背痛的風險
既然如此,就請好好訓練你的身體吧
請讓你的身體回復到他原本該有的用力模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長期下背痛的患者,大部份都會有下背部肌肉緊繃的問題
同時,腰椎的關節活動度通常也會受影響而變差
因此,首要目的就是如何放鬆緊繃的下背部肌群及關節
這張圖,是redcord Neurac中,非常有效的下背放鬆策略
藉著懸吊可以有效減輕下背部的負擔,並透過正確誘發腹橫肌收縮
可以有效地放鬆緊繃的下背部
而且重點是!
過程當中~不!會!痛!!
有些患者其實很不喜歡治療過程中的疼痛
雖然很多人都說:忍一下,痛過去就好了,事實上也是這樣沒錯,
但,如果有個方法可以讓患者不那麼痛,又可以得到放鬆效果,豈不快哉?
如果你不喜歡肌肉被按壓揉捏的痛感,那麼redcord Neurac絕對是你的絕佳選擇。
Question:為什麼誘發腹橫肌以後就可以放鬆下背?
Ans: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們有討論過(請點我)
腹橫肌與多裂肌是相連的,然而絕大多數的下背痛患者
他們的多裂肌可以說是都處在罷工的狀態,同理可推,腹橫肌也是罷工中
因此,透過誘發腹橫肌收縮,可以帶動多裂肌的收縮
讓深層核心肌群(多裂肌)回到他的工作崗位上,讓淺層肌肉不要再過度負擔
自然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
這張圖呢,也是下背放鬆的策略之一
人難得有機會可以脫離地球引力的控制,在上面很舒服的~常有患者就這樣在上面睡著~
回到我們的下背痛處理策略
緊繃的肌肉群及關節放鬆以後,通常症狀會緩解大半,但一般患者通常只停在這裡
因而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
疼痛會讓肌肉變笨、不會用力,雖然不痛了,但不保證它就會馬上會變聰明啊!
研究證實,肌肉在疼痛刺激解除之後,依然無法回到正確的用力模式
『參考文獻:Are the changes in postural control associated with low back pain caused by pain interference?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2005;21(4);323-9』
因此,必須透過正確的運動策略,來教導下背痛患者的肌肉該如何正確用力
上面兩張圖,分別是臀大肌與臀中肌的誘發及訓練
這兩條肌肉對於下背痛患者非常重要,通常只要將這兩條肌肉正確誘發出來
絕大多數下背痛的患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維持效果
至於為什麼??嘿嘿,請來嘗試看看便知道~
我們來說說為什麼這樣子懸吊起來就能夠正確誘發肌肉吧?
有注意到臀部位置的吊帶是比較寬的嗎?
這條吊帶的上方是彈力繩,它可以協助患者降低身體的重量
便能夠正確地使患者做出我所要求的動作,而不會出現代償
便能夠準確地誘發到我想誘發的肌肉群
透過內外的整合,即可重新找回身體原本的用力模式
下背痛自然而然遠離你
後記:
有些人可能會質疑,這樣懸吊起來動一動、搖一搖
緊繃的關節筋膜就能夠完全打開放鬆嗎?
沒錯!
有些人的確沒辦法完全達到放鬆,這時候仍然需要一些徒手處理技巧來協助
可達事半功倍之效
因為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中,是包含運動治療、徒手治療、儀器治療三者合一的。
我是合格的物理治療師,會針對不同患者的需求來擬定策略。
只是我想說的是,很多患者只選擇了『被動』接受治療,認為這樣就夠了
而忽略了『主動參與』的重要性
因此遭受到反覆不斷下背痛的困擾
你若能夠多一分主動參與,你的身體自然會還你一分,甚至兩分。
運動一點都不難,最難的是不願意改變的心。
請相信你的物理治療師,我們能夠協助找回原本的健康的你!